來源: 山西日報 時間:2023-03-11 11:55:53
2010年7月,踏出大學校門,他便來到百米井下。面對艱苦的工作條件,也曾猶豫過,但卻最終選擇了堅持。他從零做起,虛心求教,不斷提升自身業務本領。13年來,他堅守立足礦山的工作初心,用足跡踐行著一名追夢人的責任擔當和奮斗誓言。他,就是全國人大代表,潞安化工集團常村煤礦綜掘1(2)隊黨支部書記、隊長張世麗,一名百米井下的采煤“尖兵”。
在張世麗眼里,井下現場是他心之向往的地方。2013年,張世麗主動選擇到礦井采掘一線從事機電設備維修工作,融入智能化礦山建設主戰場。隨著煤炭行業技術裝備升級大潮的來臨,常村礦率先引進第一套掘錨一體化設備。面對新設備新工藝,張世麗臨危受命,學理論、析原理、練實操,不斷琢磨設備的每個細節,盡快調試運轉設備。他大膽對設備進行局部優化改造,先后參與完成了錨桿鉆機臨時支撐板改造、臨時支護頂棚擴展翼等十幾項小改小革,大大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,掘進效率提升了近一倍。
隨著礦井自動化水平的提高和數字化建設的深入推進,機電設備能否正常運轉,直接關系井下安全生產作業。在長期與機電設備的“耳鬢廝磨”中,張世麗創新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機電故障排除方法,他借鑒中醫看病技巧,生動地稱之為“望聞問切”四診法,制作成課件讓員工集中學習,提升了現場實操效果,解決了現場技術難題,在行業內得到了應用推廣。
千錘成利器,百煉方為鋼。工作中,張世麗一門心思鉆研問題,緊盯變化環節,發揮專業優勢,想方設法解決實際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生產難題。
在抽采巷施工過程中,掘進機在安裝調試過程中多次出現屏閃、黑屏、機組偷停等故障,連線更換后,故障并沒有徹底解決?,F場跟班的張世麗仔細查看線路,通過司機了解操作及故障現象,最后通過測量發現是12V電源損壞電壓不穩造成的,于是將接線改到備用電源上,困擾隊組多天的機組偷停故障被徹底解決。
“干采煤,學技術,沒有吃苦精神,干不了,更干不好?!庇腥苏f,煤礦是一塊“試金石”,地殼深處磨煉人的意志。每當遇到困難,張世麗總是一句“我先上”,以創新思維攻堅克難。
N3-10皮順施工過程中,常常因為兩幫成型不好造成錨桿外露過長而報廢。為控制錨桿外露長度,使用的幫鉆機以及配套使用的扭矩倍增器無法換向,人工拆卸螺母費時費力。為突破這個難題,張世麗不分晝夜地泡在隊里,從井下上來后,就到工房把報廢的扭矩倍增器進行拆解,了解內部結構,查資料,計算數據,反復驗算,換向扭矩倍增器終于研制成功?,F場試用,不僅使支護效率提升了10%左右,而且降低了勞動強度,消除了安全隱患,該項目還獲得了山西省“五小”競賽二等獎。
當選全國人大代表,張世麗深感責任重大,帶來了有關安全高效煤礦建設的建議?!霸诎踩a、效率提升、科學管理,尤其在綠色開采、智能化建設等方面,安全高效煤礦為行業發展樹立了標桿,帶動了煤礦裝備的自動化、數字化、智能化,促進了礦山安全高效、綠色低碳發展,已成為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石?!睆埵利愓f,當前我國安全高效煤礦建設步伐還要進一步加大,加強統籌協調、政策支持已成為安全高效煤礦高質量發展的緊迫任務。
責任與擔當,讓張世麗贏得了工友們的信任和擁護。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履職擔當、恪盡職守,張世麗帶領著班組成員攻堅克難、屢建戰功,成為煤海中閃亮的“明星”。
責任編輯:崔婷婷
潞安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山西省長治市襄垣縣侯堡鎮
網站內容維護:集團新聞中心 總機:0355-5921114
Copyright : 2013-2021 Chinalua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晉ICP備09009176號
本網站所刊登的各類信息,均為潞安化工集團版權所有,未經協議授權,禁止轉載
直播潞安APP
微信公眾號